第十二章劝说孟大狗
《照亮山道的那盏灯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聚趣阁juquge.com
二人进了屋,党卫民说道:“孟支书,我这回回去办成了两件事。第一件事是给咱们联系了五万元的捐款,用于村子内部道路的改造。你也能看到,咱们村内部道路坑坑洼洼,要是碰到雨雪天气,泥泞难走。主要的两条路,大约有个不到四公里,我想把路面硬化一下,两侧的排水沟整修一下。如果能节省一些钱出来,我建议给村子里再增加几杆路灯,大家晚上出来也不用摸黑了。”
“这部分捐款呢,我计划先给林志学把房子盖了,等他的补助款回来还上了,再修路。我和你说过,我要垫些钱给林志学先盖房的,说实在的,我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,我就找我一个同学,想借些钱。他听说了我的想法和咱们村的情况以后,愿意捐助五万。所以,这个钱还只能先垫在林志学的房子上。”
孟玉海说道:“这没有问题,只是临时挪用一下。”
党卫民又说道:“让会计把村上的账户和开户行给我,我给他发过去,他马上就可以打钱。但是,人家捐这么大一笔钱,总得有个仪式吧,你是不是给乡上和县上汇报一下,邀请他们也来人参加。”
孟玉海说:“这个没有问题,我给乡上汇报,县上就由乡上去处理。”
吃完饭,孟玉海让人村委会主任孟凡辉、孟川林和村上的会计都叫到了村委会,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党书记这次回市里,本来是自己要借些钱先给林志学盖房子的,这个大家都清楚。现在有人愿意给我们村捐五万块钱整修村子里的道路,叫大家来,把这个事情通报一下,也好有个见证。党书记的意见是先用这个钱给林志学把房子盖起来,等林志学的补助款下来了,还上垫的钱再修路,凡辉,你的意见呢?”
孟凡辉说道:“捐款是党书记联系来的,又只是借用一下,我同意。”
孟玉海又说道:“人家捐了这么多的钱,不能不声不响的,我把这件事给乡上汇报一下,不管他们来不来人,我们办个捐赠仪式。川林,叫你来就是干活的事,我那天和你谈过了,由你负责召集人,施工这一块你来干,怎么样?”
孟川林四十出头,言语不多,这些年在外面据说是包了些工程,把钱挣了,算得上是炭柯村的首富。
听到孟玉海的话,孟川林说道:“干活没有问题,只是按照我的估算,四间正房带一间厨房,一院房子三万有些不够。”
党卫民问道:“大概差多少?”
孟川林说道:“大概差五千。”
党卫民又问道:“川林,按照你的计划,每间房子的长宽和高都是多少?”
“咱们农村盖房不像你们城里,四间正房都是四米的开间,纵深七米,高三米三。”
党卫民说道:“你看这样行不行,解决贫困户的搬迁,最主要的是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安全,你也知道,这些贫困户没有能力再拿出钱,咱们村也没有能力给他们补贴,所以,我们必须就用这三万块钱解决他们的问题。”
“房屋过高过大,只是增加建设成本,给他们带了不了什么实际利益,能不能把纵深改为六米,高改为三米,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居住需要。”
孟川林琢磨了一下说道:“可以,这样的话,说不定多少还能给他们剩下一些。”
党卫民又说道:“你们通常把前院放的很大,我建议把房子放在整个院子的中间,前后院各留七米。这样做的目的是,后院留得足够大,以后各家有能力了,想自己再盖两间房或干点别的什么,地方也足够,前院采用开放式的花墙,增加可观赏性,发展农家乐。在前院种植花草也行,种植些蔬菜也行,你看呢?”
孟川林说道:“党书记,你说的我能明白,只要有人来,农家乐绝对可以办起来,只是,我们这里穷乡辟壤的,哪有人来呀。”
党卫民说道:“名气都是闯出来的,我们就是要想办法把我们炭柯村的名字打响了,把我们这里建成一个休闲度假的地方,发展乡村旅游经济。”
孟川林在外面做过多年的工程,见识自然有一些,说道:“党书记,真要象你说的那样,能把我们的名气打出去,这农家乐肯定没有问题。”
孟玉海说道:“川林,你一定要把林志学这个院子给弄好,成本把握好,剩下的三十多户,都要按这个标准来建,只能少,不能多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济沧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聚趣阁ju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