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五胡之血时代
导航

第八十七章 苟晞

《五胡之血时代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聚趣阁juquge.com

永嘉元年,六月。

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终于落下,但是这场雨还是来的晚了,许多不方便人工灌溉的田地里的庄稼都早已经旱死了,只有少部分靠近河流、湖泊的庄稼地得以存活。

虽然连续的几场雨缓解了旱情,但是此时已经错过补种的时令,农民们只能在地里补种一些豆子来挽回一些损失。

但是豆子的产量根本不能和谷麦相比,等到百姓把手中的存粮吃完,到了冬天可就是异常的难熬,不知道又会饿死多少人。

为此刘预又凑了一直一千人的船队,想着去百济人的地盘搜刮下余粮,但是百济人这次反应迅速,全都跑到了山林中躲了起来,而且百济也遭到了旱灾,东莱军一千多人沿着带水汉江辗转半个月,只抢了几百个生口回来,不仅没有缴获多少粮食,反而多了一些吃饭的嘴。

本来东莱军还想继续沿着海岸去辰韩、弁韩那里瞧一瞧,但是东海上的飓风时节已到,只得一路返回了东莱郡。

刘预又派遣商船渡过渤海,想与那里的鲜卑人做交易,打算用手中的食盐与他们交换粮食或者牲口,可是结果也与预想的相差甚远,盘踞辽西的段部鲜卑完全是幽州都督王浚豢养的打手,根本不需要担心粮食,反而见财起意想吞没东莱商人的食盐等货物。

至于慕容等辽河以东的鲜卑诸部,对于东莱郡这些商人很感兴趣,不过除了皮毛、药材等货物充足外,东莱郡紧缺的粮食牲口这一类慕容鲜卑自己也很是缺乏。

按照返回来的商人向刘预的描述,辽东的慕容鲜卑部并不是他一直以为的游牧族群,虽然也有数量不少的骑兵,但更善于渔猎和耕种,也很是依赖存粮渡过更加寒冷的冬季,不可能用大量的粮食交换食盐。

最后,还是因为晒盐法提供了大批的存粮。

与肉类相比,鱼类在古更是难以保存与运输的,在港口或者河边城市比较方便吃到活鱼,但是只要超过一天路程的地方就很难吃到鲜鱼。

原因就是其离开活水后很难存活,死了以后腐败的速度极快。海鱼更是如此,所以海鱼为了长久保存只能做成咸死人的咸鱼,而制作咸鱼就需要大量的食盐,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,弄到最后,一条咸鱼也不是普通人能轻易吃得起的啦。

好在刘预把一千多年后发明的晒盐法拿了出来,有了大量的廉价的食盐,才能把捕捞的海鱼给保存到冬季缺粮的时候。

等到刘预把全郡的劳动力都发动到海边捕鱼的以后,整个东莱郡的海洋捕捞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这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种保存渔获的方法。

就是制作简易鱼松,就是把海鱼肉煮熟后加盐炒制,这种炒制烘干的鱼肉口感远远超过了咸鱼干,这样处理过后的鱼松就可以长期保存,放在阴凉处保存期限可达几个月,甚至可以替代粮食,是比咸鱼干更好的食物来源。

毕竟如果当成充饥的口粮,表面都能析出盐粒的咸鱼不是一般人能降服的了的,。

但是说实话,刘预尝过之后,就觉得这两种耐保存的食物,稍微多吃几次之后就难以下咽了,连续吃一个月恐怕就得血压升高了。

但是这毕竟能极大的缓解粮食缺口,而且只要有足够的渔船和赶海的工具,那么东莱郡就相当于把大海变成了农田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疯狗先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聚趣阁ju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亮剑:我有一间小卖部

亮剑:我有一间小卖部

历史连载353万字

作者:燕雀MKII

简介: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,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。比如有啤酒、饮料、方便面,还有头油、发蜡、护发素,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。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,来了都是客,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