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三国:从桃园结义开始
导航

080 刘备的疑惑

【第1/2页】

奏折发往京城洛阳的时候,已经是中平三年三月(186年)。

此时天色渐暖,万物复苏,刘备率领凯旋归来的辽东远征军回到襄平城中休整,耐心等待朝廷回复。

在世人的印象里,距洛阳四千里之外的辽东是偏远之地,鞭长莫及。

但实际上不然。

“辽东偏远”仅仅是指陆路。从辽东往返洛阳,走陆路来回需百余日;但若是走水路,从营口乘船穿越渤海,顺黄河逆流而上,则直线距离仅有一千多里,来回只需二十五天,去时逆流而上,需二十四日;回时顺流而下,只需一日。

这就是走水路和走旱路的区别了。

旱路干涩难行,水路又润又快。

而且,走水路优势不单单是快,还不需经过任何势力的地盘,不需经过关卡,不必担心山匪路霸塞道。

想着这些,刘备转而思索起此次的收获。此次远征不但将高句丽国土纳入了辽东版图,还白得亿万财产和三万精锐士卒。

辽东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强盛起来。

这本是好事,但刘备开心之余,脸上忽起忧色。

随着他统治的地盘越来越大,需要的对口人才也越来越多,但麾下却没有多少可用之才。目前辽东四郡一应官职,还有许多空缺。

按理说,他已贵为辽东太守,声名显赫,应该有很多大才来投奔才对。

可真实的情况是,没有!

一个主动前来投奔的名士大才都没有!

即使是那些无家可归,避难辽东的士子大才,也需亲自上门去请好几趟,人家才会不情不愿的答应为之效力。

这一点,一直让刘备疑惑不解。因此一会到襄平城,他就把李风带到议事厅,神色焦虑的望向后者,“四弟,为何没有大才主动来投辽东呢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抗日之军武系统

抗日之军武系统

历史连载329万字

作者:最爱吃肉的鱼

简介:《抗日之军武系统》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,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,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,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