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:如此文战
【第1/2页】
火炀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聚趣阁ju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郑柏森让赵禥去泡了两杯茶,他看着办公桌对面的穆白微笑道:“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啊!我当年入弘文馆的时候,也像你一样意气风发,可惜啊,在一场文战中折了羽翼,郁郁不得了好几年,也耽误了最好的年华。”
穆白自然听得出来,这是郑柏森用自己的经历教导他勿急勿躁:“郑主任考入过弘文馆?”
弘文馆是比周国所有文艺院校还高一个等级的国立学府,弘文馆的馆长要么是周王,要么是太子,是周国与天下各国文战的主力军。
每年弘文馆都会在全国招收六百名生员,由馆内的学士和“传道生员”培养。而每年光文艺院校的毕业生就不下六十万,弘文馆考试的严苛,入馆的难度,是全国闻名的。
每个从弘文馆走出来的人,都是各大院校,各大演艺公司疯抢的对象。就像圣怀学院的古文系主任郝文忠,美术系的周亚哲,都是从弘文馆出来的人。
同时弘文馆的人还有一个独特的阅历,他们都经历过“文战”!
郑柏森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,感慨道:“那时候心气儿高,视天下文人如无物,有这份雄心是好的,可是我吃亏也吃亏在这上面。在三河原会战中,我对战晋国的章浩纬,结果首战失利,差点就坏了大局。”
他喝了口茶:“从那之后,我心里有了魔障,作曲的水平一落千丈。如果不是老师一直开导我,后来的作品又有了些起色,在离开弘文馆的时候,估计连‘资深学员’的称号都保不住了。”
三河原会战,就发生在十几年前,那是周国终结晋国霸权的一战。
在原主的印象里,电视台全程转播了这次会战。
在穆白的概念里: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文艺是很难分出胜负的,可是在这个世界,却有一个成熟的“文战体系”。
这个体系发展到现在,就是用网上投票的方式,决出歌曲、绘画之类作品的胜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