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我在路上的时候最爱你
导航

12

【第1/2页】

《我在路上的时候最爱你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聚趣阁juquge.com

12

王大力代表了中国“文化圈”里的一种典型形象:四十多岁,身材粗壮,光头,开越野车,喝功夫茶,左手戴一块超大表盘的“欧米笳”,右手挂着一串檀木佛珠。这种人很仗义,但是有时候是真仗义,有时候就是假仗义了。这种人碰到晚辈,总爱推心置腹地重复一句口头禅:“兄弟啊,现在我才发现,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——简单。”

我是跟着主编邵哥参加杂志社的招待会时认识他的,后来发现,在每个类似的场合都能碰到这个闲汉,而他每次都会对年轻人说“简单”的道理。有一次我听烦了,揶揄了他一句:“那是因为你没能力理解复杂的事物。”但他也没急,反而哈哈大笑地端起威士忌和我干杯。从此,我们就成了朋友。

这种人的职业呢,常常是书商、电视台的策划、自由撰稿人之类的,王大力则很经典地把这些行当都干过一遍。我认识他的时候,他已经自己开了一家特殊的旅行俱乐部。

该俱乐部的特殊性在于,只接纳那种“跟自己较劲”的会员。对于这个理念,王大力的解释是:人在城市里的主要工作,就是和别人较劲,生命不息,较劲不止;但不论较赢了还是较输了,最后一个较劲的目标都是自己。和自己较劲,代表着较劲的最高境界。较劲的方式呢,在某一类人中体现为苦行僧式的徒步探险。王大力就把他们组织在一起较劲。

那些人常常是些精力旺盛的男人,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,但手里都有俩小钱。每当俱乐部公布一个探险的地点,他们就会口口相传,分头请假,大概一个月之后集合出发。也有些公司企业会把某次活动包下来,当作对员工的“拓展训练”。听王大力的吹嘘,他带队去过罗布泊、日喀则,还攀登过著名的希夏邦马峰,但我对此一直表示怀疑。

后来,王大力的俱乐部和我们的杂志合作,举办了一个名为“较劲之旅,感悟之旅”的系列活动,我作为随行记者跟他们去了一趟贵州贞丰县的山区,这才知道那家伙有多么能吹:他带着七八个it眼镜男,仅仅沿着公路走了二十来公里,又爬了两个山头,就兴高采烈地到布依古寨喝酒唱歌去了。回来的飞机上,眼镜男们居然一个个挂着惨痛的表情,口口声声地宣称“对人生领悟了很多”,还抹着眼泪唱许巍的歌。

“傻逼吧?”王大力偷笑着问我,“傻逼的钱特好赚。”

因此,当王大力又邀请我去云南的哈巴雪山时,我把那当作了一次吃喝玩乐的美差。

“雪山我就不跟着爬了,反正他们丫的感悟二百米指定下来。”我说,“你得在丽江给我开间房,还得跟酒吧和饭馆说好让我签单。”

“美的你,我是不是还得给你预备好一夜情啊?”

“我信不过你,怕你把那些玩儿剩下的烂‘蜜’都扔到我这儿。”

“那照片呢,你光声色犬马了照片还拍不拍啊?要那样我让你去干嘛呀?”

我神秘地指指电脑:“雪山的照片这儿都有了,回头让你们的人作登顶庆贺状,我拍下来贴上去就行——想爬到哪儿爬到哪儿。”

“你这种无耻的态度特别适合干媒体。”

那年九月,我单独一人飞到了丽江机场。这恐怕是全国最繁忙、最光怪陆离的机场之一,简陋的候机厅挤满了乔装打扮的伪艺术家,墙上贴着让人浮想联翩的禁毒广告。很多真假难辨的少数民族女孩凑上来,问我:“胖金哥,要不要车?”热诚得让人不好意思。但是这些人的话绝不可信,一旦上了她们的小面包,等着你的就是半路上漫天要价,很多人干脆就被甩在山里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CS:才16岁,让我老登逆袭?

CS:才16岁,让我老登逆袭?

其他连载33万字

作者:地精咖啡

简介:《CS:才16岁,让我老登逆袭?》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,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,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。【三十岁,你职业成绩惨淡,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,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