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组织全国的群英会
【第1/2页】
《历史召唤: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聚趣阁juquge.com
第17章组织全国的群英会
1958年以来,全国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。
为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,表彰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,党中央、国务院于1959年3月发出了通知,决定召开全国工业、交通运输、基本建设、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,简称“工业群英会”。
为迎接大会的召开,全国总工会发出了《告全国职工书》。接着,各级工会都积极参与了总结典型、宣传和评选典型的工作。
1959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,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、交通运输、基本建设、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。
参加大会的代表共6576人。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2565个,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3267人。
出席大会的先进生产者代表,不仅有一直保持先进的全国劳模和先进集体、先进生产者,而且涌现出大量新的先进典型。
在大会上,朱德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词。强调了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,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。
在大会上,许多代表介绍了“把困难留给自己,把方便让给别人”的先进思想和事迹。
马学礼全国机械工业战线上著名的劳动漠范和革新能手。
1931年,马学礼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一个城市盐民家庭里。马学礼11岁时就进了一家日本人开的金属工厂当小工,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。
解放后,马学礼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1950年他考进了沈阳第一机床厂当了车工,1954年,他加入中国共产党,1956年,他被派到苏联去学习企业管理。
马学礼从苏联学习回来后,调到武汉重型机床厂,在一车间重大件工段当工长。当时,重大件工部承担了一批叫滑枕的零件。这种零件有一个长2米、直径133毫米的内孔。按照惯例,工人们是用麻花钻头钻孔。钻完后,内孔的钢料成了一堆废钢屑,不仅速度慢,材料浪费十分惊人。
马学礼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。高度的责任心使他坐卧不安。
他日思夜想,如何能制造出一种套料刀,把钻孔改成套孔,这样就可以套出一根完整的好钢料,而不会再把好端端的钢料钻成钢屑了。他到工艺科和工具车间请求帮助。回答是:“套料刀好是好,就是干不了。”
马学礼碰了钉子并不灰心。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干。他和几个工人一起,边试验边改进,经过辛勤努力,居然搞成了套料刀。一根根两米长的钢料被套出来了。
套料刀的制造成功,原来需要3个人干的活,只要1个人就可以了。加工一根滑枕的时间,也由原来的30多个工时,缩短到4个工时。
工厂党委对他的创造十分重视,并做出决定,号召全厂职工学习他的创造精神和高度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,并把他誉为“技术革新的一面红旗”。
1958年春天,马学礼调到中小件工部当调整工,任务是帮助工人解决生产与技术上的难题。
他来到中小件工部以后,发现工人们用原来的加工方法加工蜗杆零件,又慢又费力,常常完不成任务。为了帮助工人们提高效率,他在干部、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,把丝杠铣床的原理运用到加工蜗杆零件上去,制造出一种叫做外旋风铣的新工具。
这种新工具的研制成功,使加工蜗杆零件的工效提高12倍。一年的任务,一个月就完成了。以后,这种工具经过多次改进,加工效率提高到14到16倍。
外旋风铣的制造成功,轰动了全厂,轰动了全省,马学礼一举成为著名的劳动模范和革新能手。这一年,马学礼实现革新28项,为国家创造财富12万多元。
马学礼非常注意培养和帮助青年工人。工段里有一个生产小组,都是女青年。她们热情高,但因技术水平低,常常完不成任务。马学礼主动要求调到这个小组。他热心地向她们传授技术,给她们作示范表演,帮助她们提高技术。不久,这个小组就月月超额完成计划,成了先进小组。
有一次,马学礼发现另一个小组的一个工人,在铣螺丝帽时,工效很低,他就帮助那个工人创造了一种夹具,提高工效21倍。他还帮助齿轮车间的一个工人,掌握反行程往复吃刀法,提高效率14到16倍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抖音热书】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【推文君】《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》《人渣反派自救系统》《我娘四嫁》《圣拳!》《奥特曼: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》《志怪书》《身为邪祟的我,教她们斩妖除魔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